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,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干货!掌握这九大养殖技巧,泥鳅养殖就很简单,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谢谢大家了哈,下面我们开始吧!
一、养殖方式
1、池塘养殖模式
池塘养殖泥鳅是最常见、最常见的方法。大多数农民都是从池塘养殖开始学习的。因为池塘养殖对泥鳅的生存环境要求较低,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都比较方便,比如稻田、坑等。常见的池塘养殖尺寸长宽在20-30米左右,深度整个池塘高约两米,地面较为平坦。为了防止泥鳅到处逃走,大多数农民都会用铁丝网作为围栏。
2、水稻种植模式
稻田育种模式是一种实现生态平衡的育种方法。实现了水和土地的双重利用。泥鳅饲养后,可以捕食稻田中的昆虫和漂浮植物,可以起到极好的生物防治作用。基本上可以避免喷洒农药,减少环境污染。如今,环境保护问题是各部门关注的焦点。水稻可以吸收泥鳅的排泄物,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。真是泥鳅和水稻两全其美。
3、莲藕池养殖模式
与稻田耕作模式类似,莲藕池耕作也可以水陆兼用,实现生态耕作。不过与稻田耕作模式稍有不同的是,莲藕的茎上有小刺。泥鳅在进食、活动时发生外伤,极易导致疾病感染。
4、水泥池养殖模式
近年来,不少养殖户尝试了水泥池养殖模式,因为这种模式更便于管理和后续清理。水泥池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第一时间观察到水温和水质的变化。一般为了便于管理,每个水泥池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,池深0.8-1米,池底一层20米。 -30cm厚的土壤,为泥鳅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选择在水泥池中养殖泥鳅,必须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,否则水中会含有高碱性物质,导致泥鳅死亡。
二、泥鳅的投放
1、一是将当年放出的苗收成当年的泥鳅,即在4月份之前培育出体长4-7厘米的上年苗,在10月-12月接收。下半年。这对泥鳅来说是有利的。生长,提高饲料效率,达到当年市场规格,减少因放养和运输造成的疾病和死亡。尺寸太大,容易性成熟,成活率低;如果规格太小,秋季就不容易养殖商品泥鳅。
2、第二种方法是次年下半年收获,即当年9月饲养体长3厘米的泥鳅,次年7-8月收获。 4月至5月上旬是泥鳅怀卵的时期,放养的最佳时间是避开泥鳅的繁殖季节,可以选择2月至3月或6月中旬以后放苗。
放养前处理:放养前用3%-5%的盐水对泥鳅种进行消毒,以减少水霉的发生。浸泡时间不超过5-10分钟。
三、水质调控
泥鳅种刚入池时,水深应保持在1020厘米。以后,随着泥鳅品种的生长,水位会逐渐加深到合适的深度。一般较浅,天热时可加深,常注水。新水,保持良好的水环境。天气炎热闷热时,池水容易缺氧。如果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出空气,应及时添加新水或采取充氧措施。水质是泥鳅繁殖的基础。水源是否充足决定了泥鳅养殖的密度,水质的好坏还与泥鳅的生长速度和疾病的发生有关。这也是影响养殖泥鳅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。泥鳅是一种喜温暖的鱼。它可以在10至30之间的水中生存,其中25至28之间的温度是最适宜生长的温度。泥鳅吃得越多,长得越快。气温高于30,会使泥鳅钻入土壤过暑,会减缓其生长速度,使泥鳅瘦弱,影响其效益。当气温低于5时,泥鳅可以钻入土壤越冬。
四、池塘土质
土壤质量对饲养泥鳅的效果影响很大。生产实践表明,在粘土中生长的泥鳅,体黄、脂肪多、骨软、味鲜美;生长在沙土中的泥鳅,身体是黑色的。脂肪稍少,骨头较硬,口感较差。
五、饲料选择
六、投喂技巧
1、四定投喂技术:池塘养泥鳅时,泥鳅苗入池后2天内不添加饲料。待泥鳅苗适应池塘后添加饲料。做到定时、数量、质量、定位。
2、投喂技巧四观察:泥鳅在繁殖期间投喂时,可以通过观察池塘表面现象来判断实际投喂量是否合适。一看进食时间的长短,二看泥鳅个体的生长大小,三看水面的动向,四看水质的变化。
七、日常管理
要做到“两防、二勤、三早、四望”,即防逃防病、勤巡塘、勤写日记、早清塘、早开食、提早放养泥鳅(延长泥鳅生长期),根据泥鳅活动及摄食状况、天气变化、水质变化、季节变化等情况确定饲料量。
八、病害防治
力争做到疾病早预防、早治疗。定期向全池喷洒生石灰、漂白粉,可以改善水质,防止鱼病的发生。泥鳅池内的水蛇、水鼠等有害生物应及时清除。因为造成泥鳅病害的原因主要是日常管理操作不当,一旦发病,就很难治疗。因此,应重点预防泥鳅病害。对于水产养殖来说,大部分表面问题最终都是体内的问题、内脏的问题、代谢紊乱的问题!端正心态,放松心情。小心避免缺氧和失控。
九、适时捕捞
秋末冬初,水温降至10-15,泥鳅食量减少时,即可出钓。一般采用排干池水,人工入池捕捉的方法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用户评论
生命一旅程
刚开始养鱼有点摸不着头脑,还好看到了这篇博文,终于明白泥鳅养殖的关键点在品质和环境了!我马上就行动起来试一试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江山策
虽然我一直在学习农业知识,但还是从没想过要养泥鳅,这篇文章介绍的点都很有意思,让我对泥鳅文化有了更深浅的了解。以后有机会可以试试养一些小泥鳅玩儿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逃避
九点养殖技术?感觉有点夸了这个标题啊!养殖可是门大术啊,这么简单的几条就说简单?现实生活中养殖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,比如水质控制、疾病防治之类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煮酒
泥鳅养殖原来这么有讲究啊!之前只是觉得它好吃,没想到养起来还有这么多注意事项。这篇文章真让我受益匪浅,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把它学会。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浅笑√倾城
好一篇干货十足的文章!我现在正准备开办小型养殖场,刚好可以参考一下里面的信息。感谢作者分享这么宝贵经验!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予之欢颜
泥鳅的市场前景确实不错,但这篇文章的九点技术还比较基础啊,能不能再详细解释一下?比如,如何提高鱼苗存活率、如何控制水质等具体的操作方法?
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金橙橙。-
这篇文章把泥鳅养殖的关键步骤概括得很清楚了,对我来说非常实用!如果再附上一些案例分析,那就更好了。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幸好是你
感觉这篇博文写的比较通俗易懂,就算是对养殖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也能看明白。作者真的很会讲解农业知识。 赞!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话扎心
干货不多说,直接把那些没用的废话去掉,这篇文章点到为止,我很喜欢!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厌归人
文章的图片和视频都很有帮助,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泥鳅养殖的流程和关键步骤。不过,一些技术细节还是需要更加深入的讲解。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七级床震
我以前养过几条鱼,觉得这个技术的难度不太高,只要掌握水质控制就差不多了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她最好i
这篇文章对想尝试养殖泥鳅的小伙伴来说,非常有参考价值! 从选种到饲喂等关键点都介绍了。建议结合你目前的环境和资源进行调整和学习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人心叵测i
感觉文章的标题有点夸张,“简单”这个词还是比较主观的,养殖技术复杂性在于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控。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三年约
泥鳅养殖确实很受欢迎,这篇文章也挺中肯的,把一些常见问题都提到了外,而且操作步骤也很清晰,适合新入行业的朋友参考学习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哭花了素颜
文章很有用!我正好想养一些泥鳅,看了以后感觉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了。现在去看看有没有卖苗子的小贩吧!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冷嘲热讽i
这篇文章让我对泥鳅养殖有了更全面理解,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,比如水质监测和疾病预防,原来还有这么多技巧!受益匪浅!
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!
清羽墨安
感觉文章的内容有点简单粗暴,缺少一些深入的分析和指导。对于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来说可能比较乏味,但对新手来说还是有参考意义。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要变勇敢℅℅
这篇文章写得不错,把泥鳅养殖的关键技术说得清清楚楚,而且内容贴合实情。感谢作者分享!
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